我校教师热议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产·教·城”融合发展

2019-08-29540

8月6日,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科学决策作出的进一步扩大开放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彰显我国坚持全方位开放鲜明态度、主动引领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方案》印发以来,社会群体高度关注,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在8月27日学校召开的暑期中层干部务虚会上,我校教师纷纷就学校融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与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共谋发展大计。

商学院院长高健认为,在党和国家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背景下,实现“产教城”融合发展,既要着眼于当前的专业实际,又要有长远的规划方向。面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临港新片区,商学院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可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建立专业群,争取“十四五”各项指标取得更大进步。

机电学院汽车工程系主任田玉冬认为,临港的汽车产业发展势头正旺,为机电学院提供了广阔的合作机会。临港的特斯拉、上汽五厂、汽车再制造中心等企业对汽车方面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需求迫切,我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如何与这些企业合作、建立合作关系,办出特色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教务处副处长徐磊认为,新片区的成立给予了诸多校企合作的机会“校企合作”应向“产教融合”过渡。学校层面应成立对接部门加强人员配置、机构设置、机制体制保障。通过量化指标来体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设立先行部门,摆脱传统模式,发展特色校企合作项目。

外国语学院院长毛立群认为,对位于这一区域内的建桥学院未来发展,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对照新片区重点产业布局技能人才引进目录国际化专业技术职业培训项目等,探索如何国际化合作办学如何使产教城深度融合,使学校更好为社会服务外国语学院有所,要大有作为,使传统专业在新背景下焕发新的活力。

新闻传播学院秘书系主任徐磊认为,临港新片区的设立、相关特殊支持政策的出台、以及未来将持续实施的全上海最优化的政策,为建桥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对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建设方面,调研新片区大力发展和支持的行业和企业的需求,适当调整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内容;在积极拓展校企合作方面,可探索在临港自贸区建立合作基地,培养和引导师生参与临港新片区建设。

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赵正德认为,信息技术学院新专业布局和新片区发展非常匹配,云计算、物联网等是我院专业发展方向,网络服务质量和应用水平、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是我院拓展方向,数据保护、备份审查等,是我院努力方向。

教务处副处长刘立华认为,临港新片区的政策带来贸易集聚、资金集聚、人才集聚,同时又聚焦核心产业,我校所在区域的发展前景非常值得期待。比如人工智能方向,临港有芯片企业寒武纪、无人车企业商场,学校需要加大调研和研究力度,积极探索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把专业建设更好地与临港企业结合,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副主任彭媛媛认为,临港新片区一直致力于海绵城市打造,重视生态保护及景观规划,但因临港靠海,土壤盐分较高,绿化保养必须要改良土壤成份配比。环境艺术设计系可探索城市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比如通过长期的农业和牧业实践去除土壤中的盐分并增加有机质含量,建设现代化宜居城市也大有可为。

 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副主任詹文娴认为,我校护理学可以错位发展在国际护理和大健康上做文章,探索涉外护理,开展护士资格证考证培训,探索具有国际视野和标准化护理服务。

珠宝学院奢侈品管理系主任吴璠认为,国际化是珠宝学院的特色,奢侈品管理要引进企业合作的项目,临港新片区作为对外开放的一片沃土,珠宝学院可探索扩大国际化合作项目,充分运用新片区产业政策和人才政策,推动珠宝学院发展迈向新台阶。

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宋艳华认为,临港自由贸易实验区新片区是国家的大战略,也是院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积极融入新片区发展,寻找机遇,加强科学研究,与城区高校企业社区加强合作,在党建思政、实践教学、科学研究方面合作共赢。

国际设计学院副院长金晓磊认为,《方案》中“上海高校在读外籍留学生可在新片区兼职创业,设立新片区创业园并给予工作许可,对于个别紧缺留学类项目给予资金支持,鼓励新片区企业招收应届外籍留学生”,这一系列政策红利为国际设计学院长远发展带来了良机。

学前教育系主任步社民认为,学前教育系作为学校新设的系,面对“产教城”融合,将以产出为导向,进一步细化培养方案全方位融入地方幼教。通过“与新园共成长”“智慧对对碰”“实践导师制”等活动进行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浸入式地融进幼教现场,实现毕业与就业、就业与上手的零距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