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彩票

图片

第14期发展对象培训班 | 胡银平老师主讲专题报告《中共建党与革命实践》

2024-10-15


上海建桥学院党校

第14期发展对象培训班

专题报告第二讲

中共建党与革命实践



2024年10月13日13时30分,上海建桥学院党校第14期发展对象培训班专题报告第二讲《中共建党与革命实践》在大礼堂举行。本期党课由上海建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胡银平老师主讲。

胡银平老师从《中共建党与革命实践》的五个方面深入探讨,分别是:中共建党的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和信仰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在上海诞生,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其革命实践。


一、中共建党的历史逻辑



胡银平老师强调,鉴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背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进程与革命需求相结合的必然产物要根本扭转这一社会性质,实现民族自主独立、人民翻身解放,以及国家繁荣富强的宏伟目标,深刻反思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挫折与教训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寻找新的革命思想,新的革命政党,新的革命力量,新的革命道路,新的革命前途。



二、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和信仰者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经历了曲折而光辉的历程,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胡银平老师向我们介绍,仁人志士们以救亡图存为奋斗目标,梁启超最早介绍马克思及其学说,李大钊作为把马克思主义全面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发表了多篇文章和演讲,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陈独秀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众多先进知识分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投身和组织工农群众斗争,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进程,不仅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更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在上海诞生



胡银平老师指出,上海这座城市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可能,并从上海市城市化、上海现代化、上海的国际化、新阶层的应运而生、中共建党的文化起源和法租界中区的特征六个方面进行阐述,体现出上海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占据了一定的重要地位,为党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上海不仅是工人阶级的聚集地,也是先进思想的传播地和党组织的筹备地。在这一背景下,不平等的社会现实不断催生革命思想,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四、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1920年为中共建党前的关键一年。二月,陈独秀回沪,“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中国共产党进行前期工作部署,直至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的顺利召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希望,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引领着中国人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五、理想信念与中国革命新道路




胡银平老师提到在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下,有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还敢不敢革命?怎样坚持革命?毛泽东同志认为,解决中国的问题必定要重视国情、研究国情,坚定理想信念并且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地走自己的路。遵义会议召开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路线和方针政策。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党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了从稚嫩到高度成熟的伟大跨越。而坚定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原因。






结语

胡银平老师强调,在未来的学习中,每一位青年学子都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掌握党的理论知识,增强政治觉悟与思想水平,向党组织靠拢,并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新时代青年,要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